近年來,我國工業現代化進程和電子信息產業持續增長,也帶動了國內整個傳感器市場需求的快速上升,投資熱,讓許多不成熟的企業也相繼加入,從不同程度上加劇了溫度傳感器的市場“混戰”,造成的結果是:
溫度傳感器型號眾多,企業生產規模小且分散,行業集中度低。相對應的國內市場“價格戰”也就不期而至。企業亟待需要轉型升級。
電力是現代社會使用最為廣泛的二次能源,電力工業則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公用事業。不言而喻,傳感器相當于電力工業的視覺神經,是電力能夠安全、可靠運行和保質保量穩定供應的重要保障。
在電力生產過程中,溫度測量與控制十分重要,溫度參數的準確測量對電能的輸出品質、生產效率和安全可靠的運行至關重要。目前,在電力生產和檢修過程中已逐漸開始采用先進的紅外溫度計等非傳統測溫傳感器,來代替傳統的熱電偶、熱電阻類的熱電式溫度傳感器,從而實現電力的生產過程或者重要設備的溫度監視和控制。
近年來,隨著微處理器芯片和紅外測溫傳感技術的迅速發展,紅外測溫傳感器的性能得到不斷的提高,其適用范圍已經可以覆蓋到低、中、高溫的不同區段。這似乎是在傳遞一個行業新信號:微型化、高精度、低功耗或將成為新型溫度傳感器一個新的發展趨勢。
通過電廠的鍋爐爐膛和后爐膛區的溫度,不僅可以直接反應出其內燃料的燃燒強度的大小,燃燒過程中的效率優劣,而且還能間接地影響到鍋爐的受熱面以及后續流程(如脫硝、灰份的控制等)的正常運行。
從電廠的安全控制和效率角度來看,爐膛區的溫度是十分重要的,而且需要運行監視的關鍵參數。在歐洲,有相當一部分電廠或鍋爐的制造商(如法國Stein鍋爐)即采用上述類型的紅外光學高溫計,用來測量大型的鍋爐爐膛斷面的煙氣溫度,并借此實現鍋爐的全爐膛的火焰檢測和爐膛滅火的保護功能。
